2025年4月22日,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、抖音、快手等国内主流电商平台集体发布公告,宣布对“仅退款”售后规则进行重大调整,明确平台将减少对消费者“仅退款”申请的主动介入,并将处理权交还商家与消费者协商决定。这意味着“仅退款”历时四年正式迎来落幕。
“仅退款”规则最初旨在简化售后流程、保障消费者权益,尤其在生鲜、易损商品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;然而,随着该规则的普及,滥用问题逐渐凸显。部分消费者以“商品质量问题”为由恶意申请“仅退款”,甚至形成职业“薅羊毛”产业链,导致商家面临“货款两空”的困境。今年两会期间,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释放了强烈的信号,明确表示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,造成商户货款两空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。
据了解,此前,淘宝天猫早在去年7月就率先松绑“仅退款”规则,打响行业“反内卷”,其后京东、快手等电商平台相继进行规则优化。今年,淘宝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宣布治理AI假图、羊毛党和违规店群,上线店铺真实体验分、佣金激励等相关举措,进一步促进行业回归良性竞争。
目前电商平台售后一般设有“退款无需退货”和“退款退货”入口,“仅退款”政策取消之后,平台或将只保留“退款退货”,“收到货”情形下退款是否退货将由商家与消费者协商决定。在业内人士普遍看来,取消无序的“仅退款”有助于电商行业从低价竞争回归良性竞争,保障商家的经营公平,释放消费活力,促进平台健康发展。
此次调整的核心在于减少平台对售后纠纷的强制干预,赋予商家更多自主权。具体措施包括:
规则表述去敏感化:各平台将“仅退款”替换为“退款无需退货”或“退款处理”等中性表述。例如,京东删除“仅退款”相关文案,拼多多将自动退款机制改为“平台视情形判定”。
协商优先机制:消费者申请退款需先与商家协商,平台仅提供信用评估和纠纷仲裁支持。例如,淘宝明确不再主动介入已收货订单的“仅退款”申请。
差异化场景处理:部分平台保留小额补贴或特殊品类支持。1688平台对低金额订单由平台出资补贴消费者,避免商家损失;生鲜类商品因退货成本高,仍可能保留有限“仅退款”场景。
值得注意的是,京东新规预计于4月30日生效,而快手、抖音等平台则通过优化逆向物流和信用体系辅助纠纷处理。
对商家而言,新规显著降低了恶意退款风险。此前,部分中小商家因高频“仅退款”导致利润受损甚至关店,申诉成本高且成功率低。然而,消费者普遍担忧维权门槛提升。过去“仅退款”能快速解决质量问题,如今需与商家协商退货,可能面临举证困难或拖延。对此,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平衡矛盾:淘宝上线AI反欺诈工具识别虚假凭证,京东强化逆向物流效率,抖音计划推出“闪电退”服务。
新规通过减少平台干预,倒逼商家提升商品质量与服务能力,推动行业从“以价换量”转向品质竞争。例如,淘宝推出店铺真实体验分和佣金激励,打击AI假图和违规店群;拼多多完善商家信用分级,优先保护诚信商家权益。分析指出,未来电商竞争将聚焦供应链效率、售后响应和用户体验优化,形成“优质商家获利—消费者体验升级—平台生态健康”的良性循环。
电商平台集体告别“仅退款”,既是应对监管要求的被动调整,也是行业自我革新的主动选择。如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与维护商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,仍需依赖技术赋能与规则精细化。从信用分级到智能风控,从逆向物流到区块链存证,电商行业的下一阶段竞争,将是一场围绕信任机制与服务质量的全方位升级。唯有如此,才能实现“消费者敢买、商家敢卖、平台敢管”的健康生态,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。